關于征求《關于加強新時代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為更好適應新時代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要求,我局擬對2004年以來出臺的退管政策文件進行整合和完善。在梳理現有政策、廣泛聽取意見、書面征求各區縣市和市有關部門建議的基礎上,起草形成了《關于加強新時代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見附件)。從2023年10月7日至10月13日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如有意見或建議,請于2023年10月13日前通過電子郵件、傳真、信函等形式反饋市人力社保局。
聯系人與聯系電話:翁祖群0571-85252618
聯系地址: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杭州市上城區解放東路18號市民中心D座1909室,郵編310026)
電子郵箱:531011971@qq.com
附件:關于加強新時代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
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3年10月7日
附件
中共杭州市委辦公廳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加強新時代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
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推動國企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滿足企業退休人員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民生福祉,實現老有頤養,爭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城市范例,根據國家和省有關精神,結合杭州實際,現就加強新時代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和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牢牢把握辦實每件事、贏得萬人心的要求,構建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新格局,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我市建設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貢獻力量,展示頭雁風采。
(二)路徑目標。全面鞏固深化我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實踐經驗,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夯實屬地管理服務,注重數字賦能和制度重塑,創新工作機制,強化組織保障,推動我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協同高效、服務優良,退休人員更加滿意,持續走在前列。
二、高站位推進社會化管理
(一)明確管理服務對象。深入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根據改革發展的要求,按照規范、平穩、有序原則,明確社會化管理服務對象。在杭州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單位退休人員、機關事業單位編外退休人員、民辦非企業單位退休人員、其他各類社會組織退休人員、靈活就業參保人員等均應移交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省部屬企業退休人員按省市有關政策規定移交杭州市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享受事業退休待遇的人員不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杭州市另有規定可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的,按規定移交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
(二)夯實屬地管理服務。符合條件的人員,在辦理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時,應由本人提出申請,用人單位或其主管部門負責聯系(靈活就業人員由本人聯系),經退管經辦機構審核后,杭州市區戶籍的,由街道(鄉鎮)社區負責接收;非杭州市區戶籍的,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高新區(濱江)、錢塘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及市本級辦理的由市退管經辦機構接收,其他區、縣(市)辦理的由相應區、縣(市)退管經辦機構接收。接收后,杭州市區退休人員常年居住地和戶籍地不一致的,應憑居住證明,申請納入常年居住地社區進行屬地管理,提高服務的便利性和退休人員歸屬感。
(三)規范資金使用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規范資金使用,通過銀行賬戶實名制發放相關待遇及補助。各區、縣(市)應落實專項資金保障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加強專項資金的管理。人力社保部門應定期開展經費審計督查,加強對經費使用的培訓指導和監管。退管經辦機構應定期公開公示經費使用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四)優化人事檔案管理。退管經辦機構應按照人事檔案管理規定和要求,配備場地設施及工作人員,集中存放、規范管理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及時做好檔案審核整理、掃描錄入、查詢利用等工作。建立全市統一的企業退休人員人事檔案查詢服務平臺,提高檔案管理效率和服務便捷性。
三、高質量優化服務內容
(一)關注身心健康。深入開展健康養老服務,定期組織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有計劃地開展健康教育、疾病預防控制和保健工作,提供方便的醫療護理和康復服務。完善和優化健康體檢項目和組織方式,通過在線預約,供退休人員自主選擇體檢醫院和時間等,滿足退休人員個性化需求。
(二)豐富文化生活。積極開展文化養老服務,發揮黨群服務中心、社區學院等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養老活動,不斷豐富企業退休人員精神生活。發揮自管小組作用,堅持“小型、多樣、就近、安全”原則,針對退休人員特點和需求,以街道(鄉鎮)、社區為單位,組織自管小組文體活動。各級退管經辦機構應定期組織集體性的大型文體活動,大力營造關心關愛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氛圍。
(三)注重慰問關懷。經常化、制度化開展日常走訪和慰問關懷工作。對杭州市區退休納入社會化管理服務的退休人員,按規定和標準發放節日慰問費。退休人員生病住院,應給予住院慰問,原則上每年不超過1次。一個結算年度內,符合基本醫療保險開支范圍的住院和規定病種門診醫療費,個人自付超出5000元的,給予大病慰問。退休人員去世時,給予喪事料理慰問費。特殊生活困難的退休人員應納入社會幫扶范圍,及時提供公益性助老助殘服務。
(四)鼓勵奉獻社會。鼓勵退休人員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結合省市重點工作要求、基層改革發展需要、社區居民群眾需求,組織企業退休人員“紅袖章”志愿服務等各類活動,豐富退休人員晚年精神文化生活。探索“時間銀行”養老模式,推進退休人員自助服務、自我服務。引導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愿的退休人員提供各類人才服務,支持鼓勵退休人員根據自身特長和身體狀況、結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發揮余熱,繼續創新創業。
(五)優化經辦服務。深入推進跨域通辦、智能秒辦、無感智辦,結合數字化改革要求,持續優化經辦服務,提升養老待遇資格認證工作效能。協助辦理遺屬待遇和供養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積極宣傳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政策,認真處理、及時回復退休人員來信來電來訪。
四、高水平完善工作機制
(一)加強黨建引領。發揮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完善優化社區對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對退休黨員的政治引領、思想教育、關心關愛和組織管理,及時做好黨組織關系轉接工作,組織退休黨員認真參加社區黨組織的各項活動,積極參與社區基層治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二)推進數智賦能。統籌運用數字化技術,以破解問題為導向,通過制度化重塑和數字化改造,推動檔案管理、慰問關懷、健康體檢、文化養老等管理服務業務的數字化流程重構,進一步豐富高效協同的退管業務應用場景,夯實數智退管的基本單元。在不斷豐富數字化應用場景的基礎上,強化頂層設計,聚焦一體化,將各參與方、核心業務和資金監督管理等納入數字化系統應用,打造“整體智治、唯實惟先、高效協同、系統集成”的數智退管服務平臺。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服務并行,充分關注退休人員的實際情況和“數字鴻溝”,主動提供綠色通道、上門辦理等關愛服務。
(三)完善市場服務。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文體游覽活動、慰問關懷、養老待遇資格認證、退休人員檔案數字化加工和統一存放管理等適合市場力量承擔的項目,可以通過招標等政府采購程序,委托第三方服務機構等社會力量承接。各區、縣(市)可以結合當地實際,通過公開透明的程序,建立社會化服務供應商推薦清單,同時要加強對供應商的監管,建立負面清單和懲戒機制。充分利用轄區單位資源,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化管理服務。
(四)注重示范帶動。各級退管經辦機構應根據實際需求,組織豐富多樣、各具特色的社會化管理服務活動,積極培育精品、打造品牌、加強宣傳。深入推進“紅袖章”志愿服務工作,常態化開展特色文化藝術展演和體育健身活動。定期選樹一批市級品牌項目,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五、高標準強化要素保障
(一)強化隊伍建設。各區、縣(市)應根據社會化管理服務需要,配備好管理服務人員。專職人員不足的社區和退休人員較多的行政村,可以按規定開發公益性崗位,聘請工作人員協助進行退管服務。定期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業務培訓,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通過經驗交流、先進事跡宣傳等形式選樹榜樣,激勵工作人員。
(二)建好自管組織。根據“就近、便利、自愿”的原則,每30-50名退休人員組成自管小組,進行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由思想品行好、熱心公益事業、有一定組織協調能力、身體較好、年齡一般不超過75周歲的退休人員擔任小組長。自管小組要召集小組成員學習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要定期聯絡和走訪慰問高齡、孤寡、殘疾、獨居、失獨、特困等人員;要及時反映退休人員思想上、生活上的困難和要求;要協助社區做好住院慰問、健康體檢等各項社會化管理服務,組織小組成員參加各項活動。對自管小組長,可根據管理服務人數給予退管服務經費補助。每兩年進行自管小組長榜樣選樹,宣傳優秀小組長先進事跡,營造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良好氛圍。
(三)完善經費保障。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經費分為服務關懷經費、健康體檢經費、自管小組文體活動經費和節日慰問費。服務關懷經費用于退管公共服務、自管小組建設和住院慰問、大病慰問、喪事料理等慰問關懷。其中,退管公共服務主要指各級退管經辦機構組織退休人員集體活動、志愿服務、退管工作人員和退休骨干人員培訓,選樹退管工作先進典型,建立文化養老平臺和品牌,建設維護數字化服務平臺,管理檔案及數字化加工,開展養老待遇資格認證,購買第三方服務等。健康體檢經費用于定期組織企業退休人員體檢。自管小組文體活動經費用于街道(鄉鎮)、社區組織的自管小組文化、體育、游覽等活動,每人每年限參加1次。節日慰問費用于在春節、端午、中秋向退休人員發放慰問金。由社會化管理服務地所在區、縣(市)負責經費保障,市財政按規定給予補助。省部屬企業退休人員按規定移交杭州市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所需經費,按省市相關規定執行。根據經濟發展水平、有關管理要求等實際情況,建立經費調整機制。
(四)打造活動平臺。辦好辦精杭州退休干部職工大學,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在線課堂和合作辦學等方式,擴大服務覆蓋面。推動文體服務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向退休人員周邊聚集,更好就近服務。支持鼓勵區、縣(市)開放文化體育場所,開設各類退休干部職工學校,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城市書房、社區學院等建立分校或教學點,將退休人員活動平臺向街道(鄉鎮)和社區延伸。
(五)建設未來社區。社區是退休人員安享晚年的家園。在推進未來社區建設中,要充分考慮退休人員的現實需求,加強數字賦能、文化賦能,強化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讓社區生活更智慧、更便捷,惠及更多群眾和退休人員。
六、高效率推動工作協同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完善機制、落實責任、強化人員配備和經費保障,推動優化社會化管理服務。市人力社保局要制訂完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實施細則,明確對象范圍、工作要求、經辦流程等,會同市財政局明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二)推動區域統籌。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各區、縣(市)的工作指導,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區域統籌發展,推動退管服務優質共享。我市西部區、縣(市)要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加強培訓指導,在人員配備、經費保障、活動組織和服務水平等方面逐年提高,在5年內逐步實現與主城區接軌。
(三)強化分工合作。各部門要根據職能,明確分工,加強協作,合力推動,落實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各項工作。人力社保部門要牽頭協調,加強調研和指導,落實經辦主體職能,對經費使用加強監督。財政部門要按規定落實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相關經費,加強經費監督。組織部門要指導街道(鄉鎮)、社區加強企業退休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宣傳部門要宣傳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先進事跡,營造老有頤養的良好氛圍。編制部門要指導協調做好退管經辦機構設置和工作人員配備。民政部門要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做好幫扶救助工作。衛生健康部門要進一步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精心組織醫療機構開展企業退休人員健康體檢及相關服務。文化廣電旅游和體育部門要支持指導企業退休人員文化養老工作,推動文化健身娛樂場地共建共享。共青團、婦聯等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管理服務網絡,積極組織指導社會志愿者隊伍和其他社會公益組織,為企業退休人員特別是高齡、孤寡、病殘等生活困難的退休人員提供義務服務,并在維護企業退休人員合法權益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本意見自2023年**月**日起實施,各區、縣(市)和西湖風景名勝區要抓好本意見的貫徹落實。原《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我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市委辦〔2004〕6號)、《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市委辦發〔2004〕143號)、《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企業退休人員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市委辦〔2006〕18號) 同時廢止。前發其他文件與本意見內容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本意見未涉及事項,根據國家、省、市現行政策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