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佐木明希解禁jufd738_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_性欧美黑人_丝瓜茄子绿巨人秋葵榴莲污 - 男女进出抽搐高潮动态图

杭州市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杭州市高溫天氣應急預案(試行)的通知
2014-07-21

杭州市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杭州市高溫天氣應急預案(試行)的通知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杭州市高溫天氣應急預案(試行)》經市領導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各地各部門切實履行應急工作職責,共同做好我市高溫天氣的防范和應對工作。

杭州市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
2014年7月21日


杭州市高溫天氣應急預案(試行)

為及時、有效防范和應對本市發生的高溫天氣災害,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避免高溫天氣對公眾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危害,保障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根據《杭州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杭州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和《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細化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杭州市范圍內發生的高溫天氣災害的預警發布、應急響應及災后處置。
二、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減少危害。以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首要任務和應急處置工作的出發點,全面加強應對高溫天氣災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災害損失。
(二)預防為主、科學高效。實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結合,充分依托現代科技手段,提高高溫天氣災害的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處置能力。
(三)依法規范、協調有序。依照法律法規和相關職責,做好高溫天氣災害的防范應對工作。加強各地區、各部門的信息溝通,做到資源共享,并建立協調配合機制,保障災害應對工作更加規范有序、運轉協調。
(四)分級管理、屬地為主。根據災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實施高溫天氣災害分級管理,災害發生地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
三、預警分級
高溫預警信息按照“歸口管理、統一發布、快速傳播”的要求,由當地氣象部門依據《浙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規定的通知》(浙政辦發〔2008〕11號)規定和高溫天氣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發布。具體預警信號等級及含義如下:
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預報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或實況已經出現持續3天39℃以上且可能持續;對工農業生產及群眾生活影響嚴重。
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報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8℃以上;或實況已經出現持續3天37℃以上且可能持續;對工農業生產及群眾生活影響較大。
此外,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當地氣象臺將視情況適時發布高溫報告,提醒有關部門和公眾做好高溫天氣的應對。
四、應急準備
高溫天氣來臨前,各級政府及部門應當組織做好高溫安全檢查,完善高溫應急處置方案,落實高溫避災場所;各單位應當做好防范應對的各項準備工作,按照《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詳見附件2)要求開展單位高溫防護裝備檢查,加強員工高溫安全教育;公眾應當根據自身健康情況,做好防暑藥品、降溫設備(設施)配備等準備工作,空巢、獨居、殘障、重病等特殊老人的直系親屬或監護人應當加強對老人的看護和照顧,《杭州市高溫天氣分類防御指南》詳見附件3。
當地氣象臺通過氣象門戶網站、96121聲訊電話、微博、微信、電臺發布高溫報告,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單位及社會居民對照預案做好啟動應急響應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一旦發布高溫預警信號,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五、應急響應
各級各相關部門根據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預警信號,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和各自的應急行動方案,履行職責。
(一)高溫橙色預警后的響應
1.響應目標:天氣及防御工作信息及時公開發布;室外露天工作者得到有效保護;公共納涼場所對外開放;孤寡老人、流浪乞討人員等困難群眾得到必要救助;城市運行正常、社會穩定。
2.響應措施:
(1)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到崗值守,進入應急響應狀態,通過官方網站及時公開發布信息。各區、縣(市)人民政府,杭州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杭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組織、指揮、協調轄區鄉鎮、街道、部門(單位)做好高溫天氣防御工作;加強人群密集場所信息監控;加強河道、水庫防溺水安全宣傳警示和錢塘江防潮水巡查;組織開展高溫天氣防御知識宣傳,指導公眾有序、科學避暑。
(2)公安(交警、消防)部門加強道路交通監控并及時播報相關信息,發布高溫天氣安全行駛注意事項;會同安全監管、交通運輸等有關部門加大對違反危險化學品禁運、長途行車安全措施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強防火安全檢查、宣傳教育和火災應急響應。
(3)建設部門加大對全市在建工程的監督管理力度,督促施工單位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關于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保護措施,合理安排戶外工作時間,做好施工人員的防暑降溫工作。
(4)氣象部門做好氣溫監測、預報,通過杭州氣象等網站、96121聲訊電話、微博、微信、電視、電臺等媒體,每3小時更新發布預報信息,氣象網站每小時自動更新溫度實況信息;加強與部門(單位)的信息互通和聯合會商,加大相關防御知識宣傳,實施氣象預警信息數字電視全頻道發布;做好人工增雨作業準備工作。
(5)城管部門負責倡議沿街單位開展“送清涼”等公益活動;加強垃圾清掃清運和路面灑水工作;加強河道防溺水安全宣傳警示;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關于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保護措施,合理安排戶外工作時間,做好環衛工人防暑降溫工作。
(6)教育部門指導、督促學校做好高溫天氣防御工作,停止高溫時段非必要的戶外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防溺水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7)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加強對各大客運站點高溫安全檢查,指導各單位開展“送清涼”等公益活動;督促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關于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保護措施,限制戶外連續工作時間。
(8)衛生部門加強對高溫中暑的監測,做好相應救治準備;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9)農業部門加強旱情和墑情監測,落實高溫天氣農業災害應對措施和處置工作,指導農業生產實施遮陽、澆灌等抗旱工作。
(10)林業和水利部門加強旱情和墑情監測,落實林業高溫天氣災害應對和處置工作,適時發布野外禁火令和高森林火險警報,適時啟動森林防火應急響應;加強林業生產的抗旱抗高溫技術指導;加強河湖水量監測,及時做好抗旱、調蓄工作,適時啟動抗旱應急供水方案,調整用水計劃,停止水庫發電用水,全力保障飲用供水、灌溉用水和下游河道生態用水;加強各大水庫防溺水安全宣傳警示和錢塘江防潮水安全監管。
(11)經信委、電力部門加強高溫天氣對城市經濟運行影響監控,啟動高溫用電應急預案,采取有序用電措施,優先確保居民和重要部門用電。
(12)貿易部門統籌協調糧、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
(13)城投集團負責落實涉及區域供水、供氣、污水處理和垃圾直運等工作,保障人民生產生活需要。
(14)文廣集團負責組織落實廣播、電視等媒體及時傳播高溫災害預警信息、天氣實況等信息,引導公眾科學應對高溫,采取有效防暑降溫措施。
(15)華數集團負責啟動氣象預警信息數字電視全頻道發布,及時播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天氣實況和防御指南。
(16)三大通信運營商負責加強基站設施運行狀況監控,做好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手機短信全網發布的準備工作。
(17)人防部門開放部分人防工程,為群眾提供避暑納涼場所。
(18)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農貿市場、餐飲場所的食品安全監管。
(19)安監部門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力度,重點加強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安全生產監管,督促生產經營單位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生產安全;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20)人力社保部門負責做好對用人單位違反國家勞動保障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工作時間和工資津貼規定的監督管理工作。
(21)總工會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22)房管部門負責指導、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做好高溫時期物業項目的抗旱保綠工作,收集停水、停電信息,及時預告業主,并做好應對工作。
(23)民政部門指導落實城鄉困難戶、社會孤寡老人防暑工作;加強福利院安全巡查和食品安全檢查;督促收容所開展流浪人員高溫救助工作。
(24)城市綠化管理部門落實城市綠化高溫天氣災害應對和處置工作,加強城市森林防火監控。
(25)其他部門(單位)結合各自工作職責,組織落實本部門(行業)的高溫天氣防御工作。
(26)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社區)基層組織負責具體實施轄區孤寡老人等困難群眾的救助;督促空巢、殘障、重病老人的直系親屬或監護人履行服務義務;開放社區納涼場所;組織開展飲水困難戶送水活動和抗旱保綠工作;組織沿街單位開展“送清涼”等公益活動;加強對屬地群眾防溺水安全宣傳警示。
(27)社會單位做好本單位人員、設施及重點防范部位的高溫天氣防御工作,積極參與 “送清涼”等公益活動。
(28)公眾注意收聽、收看高溫天氣信息,減少外出和戶外活動,就近納涼,科學開展防暑降溫工作。
(二)高溫紅色預警后的響應
1.響應目標:天氣及防御工作信息及時公開發布;應當停止室外露天作業,必要時停課;公共納涼場所對外開放;孤寡老人、流浪乞討人員等困難群眾得到必要救助;城市運行正常、社會穩定。
2.響應措施:在高溫橙色預警響應行動的基礎上,加強以下措施:
(1)公安消防部門落實火災救助應急保障,及時實施滅火行動。
(2)建設部門加大對全市在建工程的監督管理力度,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勞動保護措施,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3)氣象部門實施預警信息手機短信全網及數字電視全頻道發布;開展高溫天氣災害評估和災情收集;視天氣條件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4)城管部門落實環衛工人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停止當日高溫時段室外露天作業。
(5)教育部門指導、督促學校做好高溫天氣防御工作,停止戶外教學活動,必要時停課。
(6)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落實相關人員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7)衛生部門采取緊急措施,應對可能大量增加的病患,實施高溫中暑猝死的應急救治。
(8)農業部門及時了解掌握受災情況,積極應對干旱并指導開展生產自救工作。
(9)林業和水利部門及時了解掌握受災情況,積極應對并開展抗災救災。
(10)經信委、電力部門落實應急搶修,確保用電供給和安全。
(11)貿易部門采取緊急措施,保障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
(12)城投集團落實應急搶修,做好涉及區域群眾生活用水、用氣保障和污水、垃圾直運工作。
(13)文廣集團組織廣播、電視等媒體加大頻次播發氣象預警和提示信息,道路交通、用水用電等民生信息。
(14)華數集團滾動播發天氣實況、預警信息及防御指南。
(15)三大通信運營商落實應急搶修,保障群眾生活通訊通暢,做好高溫天氣預警信息手機短信全網發布推送工作。
(16)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社區)基層組織開放納涼場所,組織志愿者開展“送清涼”等幫扶救助活動。
(17)公眾盡可能減少外出。
六、應急終止
高溫天氣有效緩解,氣象部門解除高溫預警信號,高溫天氣災害影響不再擴大或已經減輕,各級各相關部門視情況宣布終止應急響應。
七、后期處置
(一)防暑、降溫、抗旱等正常工作繼續進行。
(二)高溫天氣造成重大影響的,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做好以下工作:
1.民政部門及時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工作。
2.衛生部門組織搞好高溫后傳染病監測、預防。
3.農業部門組織恢復農業生產,加強災后農業生產管理和指導,及時協調調配農業生產所需的物資;指導做好病死畜禽和病死養殖水產品處理,預防動植物疫病的發生和擴散。
4.氣象部門搞好氣象保障,對可能影響生產恢復的天氣及時開展氣象服務,同時根據各政府職能部門監督檢查需要,配合出具氣象數據。
5.其他部門搞好次生、衍生災害分析,落實防御措施。
(三)各部門(單位)每年要及時對高溫天氣影響情況進行統計評估,總結預防和處置工作,不斷改進和完善各項應急措施,健全高溫天氣防御工作方案。
八、工作要求
(一)市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氣象局)和各區(管委會)、縣(市)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分別負責全市、本轄區的高溫天氣災害防范、應對與處置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社區等基層組織以及各部門(單位)負責本轄區或本部門(單位)的高溫天氣災害防范、應對與處置工作。
(二)各區(管委會)、縣(市)政府要根據本預案要求,細化、制定責任范圍的具體工作方案,明確高溫天氣防御工作責任和任務,加強監督檢查,并保障應急處置工作所需經費。市各職能部門(單位)要制定本部門(行業、單位)應急處置方案,按照全市高溫天氣防御工作的目標,履行應急處置任務,指導、配合各區、縣(市)做好相關工作。
(三)高溫天氣應急工作中,各大新聞媒體、公共場所及基層單位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電子顯示屏、有線廣播、QQ平臺等傳播手段,及時傳播災害預警信息和防御指南;在極端災害可能造成比較嚴重的危害時,應加大播放頻次,實施數字電視全頻道、手機短信全網發布。
(四)各企事業單位和公眾要根據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高溫天氣災害預報信息和預警信號,做好單位、家庭和個人的防暑降溫工作,積極參與“送清涼”等公益活動。
九、其它
本預案由市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附件1:杭州市高溫天氣應急響應與處置一覽表
附件2: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
附件3:杭州市高溫天氣分類防御指南

附件1

杭州市高溫天氣應急響應與處置一覽表

分類分級

橙色預警信號

紅色預警信號

高溫預警

預報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8以上;或實況已經出現持續337以上且可能持續;對工農業生產及群眾生活影響較大。

預報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或實況已經出現持續339以上且可能持續;對工農業生產及群眾生活影響嚴重。

應急響應目標

1.天氣及防御工作信息及時公開發布;

2.室外露天工作者得到有效保護;

3.公共納涼場所對外開放;

4.孤寡老人、流浪乞討人員等困難群眾得到必要救助;

5.城市運行正常、社會穩定。

1.天氣及防御工作信息及時公開發布;

2.應當停止室外露天作業,必要時停課;

3.公共納涼場所對外開放;

4.孤寡老人、流浪乞討人員等困難群眾得到必要救助;

5.城市運行正常、社會穩定。

 

市級職能部門(單位)職責

市級職能部門

1.到崗值守,進入應急響應狀態;

2.通過官方網站及時公開發布相關信息。

公安(交警、消防)部門

1.加強道路交通監控并及時播報相關信息,發布高溫天氣安全行駛注意事項;

2.會同安全監管、交通運輸等有關部門加大對違反危險化學品禁運、長途行車安全措施行為的查處力度;

3.加強防火安全檢查、宣傳教育和火災應急響應。

落實火災救助應急保障,及時實施滅火行動。

建設部門

加大對全市在建工程的監督管理力度,督促施工單位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關于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保護措施,合理安排戶外工作時間,做好施工人員的防暑降溫工作。

加大對全市在建工程的監督管理力度,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勞動保護措施,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氣象部門

1.做好氣溫監測、預報,通過杭州氣象等網站、96121聲訊電話、微博、微信、電視、電臺等媒體,每3小時更新發布預報信息,氣象網站每小時自動更新溫度實況信息;

2.加強與部門(單位)的信息互通和聯合會商,加大相關防御知識宣傳,實施氣象預警信息數字電視全頻道發布;

3.做好人工增雨作業準備工作。

1.實施預警信息手機短信全網及數字電視全頻道發布;

2.開展高溫天氣災害評估和災情收集;

3.視天氣條件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城管部門

1.負責倡議沿街單位開展送清涼等公益活動;

2.加強垃圾清掃清運和路面灑水工作;

3.加強河道防溺水安全宣傳警示;

4.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關于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保護措施,合理安排戶外工作時間,做好環衛工人防暑降溫工作。

落實環衛工人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停止當日高溫時段室外露天作業。

教育部門

1.指導、督促學校做好高溫天氣防御工作,停止高溫時段非必要的戶外教學活動;

2.加強對學生防溺水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指導、督促學校做好高溫天氣防御工作,停止戶外教學活動,必要時停課。

交通運輸管理部門

1.加強對各大客運站點高溫安全檢查,指導各單位開展送清涼等公益活動;

2.督促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關于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保護措施,限制戶外連續工作時間。

落實相關人員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衛生部門

加強對高溫中暑的監測,做好相應救治準備;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采取緊急措施,應對可能大量增加的病患,實施高溫中暑猝死的應急救治。

農業部門

加強旱情和墑情監測,落實高溫天氣農業災害應對措施和處置工作,指導農業生產實施遮陽、澆灌等抗旱工作。

及時了解掌握受災情況,積極應對干旱并指導開展生產自救工作。

林業和水利部門

1.加強旱情和墑情監測,落實林業高溫天氣災害應對和處置工作,適時發布野外禁火令和高森林火險警報,適時啟動森林防火應急響應;加強林業生產的抗旱抗高溫技術指導;

2.加強河湖水量監測,及時做好抗旱、調蓄工作,適時啟動抗旱應急供水方案,調整用水計劃,停止水庫發電用水,全力保障飲用供水、灌溉用水和下游河道生態用水;

3、加強各大水庫防溺水安全宣傳警示和錢塘江防潮水安全監管。

及時了解掌握受災情況,積極應對并開展抗災救災。

經信委、電力部門

加強高溫天氣對城市經濟運行影響監控,啟動高溫用電應急預案,采取有序用電措施,優先確保居民和重要部門用電。

落實應急搶修,確保用電供給和安全。

貿易部門

統籌協調糧、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

采取緊急措施,保障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

城投集團

負責落實涉及區域供水、供氣、污水處理和垃圾直運等工作,保障人民生產生活需要。

落實應急搶修,做好涉及區域群眾生活用水、用氣保障和污水、垃圾直運工作。

文廣集團

負責組織落實廣播、電視等媒體及時傳播高溫災害預警信息、天氣實況等信息,引導公眾科學應對高溫,采取有效防暑降溫措施。

組織廣播、電視等媒體加大頻次播發氣象預警和提示信息,道路交通、用水用電等民生信息。

華數集團

負責啟動氣象預警信息數字電視全頻道發布,及時播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天氣實況和防御指南。

滾動播發天氣實況、預警信息及防御指南。

三大通信運營商

負責加強基站設施運行狀況監控,做好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手機短信全網發布的準備工作。

落實應急搶修,保障群眾生活通訊通暢,做好高溫天氣預警信息手機短信全網發布推送工作。

人防部門

開放部分人防工程,為群眾提供避暑納涼場所。

市場監管部門

加強對農貿市場、餐飲場所的食品安全監管。

安監部門

1.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力度,重點加強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安全生產監管,督促生產經營單位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生產安全;

2.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人力社保部門

負責做好對用人單位違反國家勞動保障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工作時間和工資津貼規定的監督管理工作。

總工會

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房管部門

負責指導、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做好高溫時期物業項目的抗旱保綠工作,收集停水、停電信息,及時預告業主,并做好應對工作。

 

民政部門

1.指導落實城鄉困難戶、社會孤寡老人防暑工作;

2.加強福利院安全巡查和食品安全檢查;

3.督促收容所開展流浪人員高溫救助工作。

城市綠化管理部門

落實城市綠化高溫天氣災害應對和處置工作,加強城市森林防火監控。

其他部門(單位)

結合各自工作職責,組織落實本部門(行業)的高溫天氣防御工作。

 

各級政府職責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杭州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杭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1.組織、指揮、協調轄區鄉鎮、街道、部門(單位)做好高溫天氣防御工作;

2.加強人群密集場所信息監控;

3.加強河道、水庫防溺水安全宣傳警示和錢塘江防潮水巡查;

4.組織開展高溫天氣防御知識宣傳,指導公眾有序、科學避暑。

各鄉鎮人民政府

(街道辦事處)、

村(社區)基層組織

1.具體實施轄區孤寡老人等困難群眾的救助;

2.督促空巢、殘障、重病老人的直系親屬或監護人履行服務義務;

3.開放社區納涼場所;

4.組織開展飲水困難戶送水活動和抗旱保綠工作;

5.組織沿街單位開展送清涼等公益活動;

6.加強對屬地群眾防溺水安全宣傳警示。

開放納涼場所,組織志愿者開展送清涼等幫扶救助活動。

社會單位

做好本單位人員、設施及重點防范部位的高溫天氣防御工作,積極參與送清涼等公益活動。

   

注意收聽、收看高溫天氣信息,減少外出和戶外活動,就近納涼,科學開展防暑降溫工作。

盡可能減少外出。

 

 

 

 

 

附件2

附件3

杭州市高溫天氣分類防御指南
 


一、通用防御指南
1.白天盡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10-16時不要在烈日下外出運動和勞動。
2.不宜在陽臺、樹下或露天睡覺,適當晚睡早起,中午宜午睡。
3.室外勞動時應戴上草帽,穿淺色衣服,并且應備有飲用水和防暑藥品,如感到頭暈不舒服應立即停止勞動,到陰涼處休息。
4.渾身大汗時,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應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溫水洗澡。
5.室內空調、電扇不要直接對著頭部或身體的某一部位長時間吹。
6.避免皮膚被蚊蟲咬傷、開水燙傷等,預防因氣溫高、細菌繁殖加惴而造成的感染。
7.不吃蒼蠅叮過或變質食品,少喝生水,注意飲食衛生。
二、特殊人群防御指南
(一)老弱病人
1.經常做健康檢查,如遇不適,及時就醫。
2.盡量減少外出,如要外出,一定要有家人陪同。
3.宜多靜坐,戒躁戒怒。
4.不要過分納涼,屋內要通風。
(二)嬰幼兒
1.避免衣被過暖過厚,衣著寬松、透氣、短小為宜。
2.不宜過多吃冷飲,食物要新鮮煮透,出現消化不良,要及時就醫。
3.室內要通風,最好不要睡涼席。
4.天天洗澡,避免生痱子,提防燙傷或磕碰。
(三)孕婦
1.居室要通風換氣,切忌大捂大蓋,最好不要睡涼席。
2.常洗澡勤換衣,衣著以寬大、透氣為宜。
3.不可貪吃過涼食物。
(四)露天作業者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盡量避開中午高溫時間作業。
2.工作場所準備必要的飲料和防暑藥品。
3.根據工作強度和出汗程度,適時適量補充鹽開水。
4.如感到不適,應迅速結束勞動,轉移到陰涼處休息。


關閉
掃描微信二維碼添加朋友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