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一期“公述民評” 面對面問政活動整改情況
5月31日,2023年第一期“公述民評”面對面問政活動第二場“拼經濟-營商環境優化”曝光了我市部分區縣人才咨詢電話改號未在網頁更新或電話打不通、無人接聽的情況,我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進行調查整改,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1.咨詢電話號碼未在網頁及時更新。經查,富陽區在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申報管理系統(以下簡稱市人才認定系統)公布了區委人才辦、區人社局、區住建局3個咨詢電話號碼。2022年10月,根據全市保密專通工作要求,區委人才辦的咨詢電話號碼由原63323270變更為89523353;2023年3月,區人社局向市人社局提出了電話號碼變更申請。市人社局收到富陽區變更申請后,系統支持部門第一時間對網頁公布號碼進行了更新,但并未通過版本控制修改;4月,開發人員通過版本控制方式對系統其他內容進行修改,導致已修改的咨詢電話號碼恢復至上一版本,造成頁面顯示的富陽區人才辦咨詢電話號碼仍是變更前的號碼。
淳安縣在市人才認定系統頁面公布了縣委人才辦、縣人社局2個咨詢電話號碼。2022年10月,根據全市保密專通工作要求,縣委組織部的咨詢號碼由原64812751變更為89600258,縣人社局未及時了解到此信息,未與市人社局申請變更相應號碼。
2.咨詢電話無人接聽。問政短片曝光了淳安縣委人才辦、人社局咨詢電話打不通或無人接聽的情況。淳安縣在市人才認定系統頁面公布的2個咨詢電話為縣委人才辦、縣人社局業務科室電話,2個相關科室日常工作對外業務往來較多,電話占線情況較為頻繁。此外,科室工作人員較少,外出開會等公務活動較多,時常會出現電話無人接聽的情況。
二、原因分析
1.認識不夠到位。問政短片曝光的情況,反映出我市人才工作者對做好新時期人才工作事關優化營商環境和提高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性、敏感性認識不到位,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不強,沒有真正把人才當做“第一資源”,及時、細致、精準地做好服務。
2.協同不夠到位。淳安縣人社局作為當地高層次人才認定工作具體實施部門,沒有及時掌握縣委人才辦對外公布的咨詢電話變更情況,也沒有及時向市人社局申請號碼變更,反映部門之間協同做好高層次人才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還有欠缺。
3.監管不夠到位。市人社局沒有對在市人才認定系統公布的人才咨詢電話開展經常性抽查,也沒有督促區、縣(市)及時核實更新后公布的咨詢電話號碼,在抓工作末端落實上還有差距;系統維護不夠細致,造成已變更號碼又恢復為原先號碼的情況發生。
三、整改情況
1.不斷提高思想站位。6月起,在全市人社系統全面開展人才工作相關教育培訓,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站在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城市軟實力的高度,不斷強化主動服務人才、服務“第一資源”的意識;同時,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暢通人才咨詢渠道,防止咨詢電話無人接聽等類似情況的發生。
2.全面開展排查整改。5月31日“公述民評”活動結束當天,我局立即在全市人社系統開展人才咨詢電話核查整改工作。要求各區、縣(市)對照問政短片中曝光的問題全面排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自查自糾。截至6月5日,各區、縣(市)人社局會同當地人才辦、住建局,經替換、刪除、新增后共對外公布人才咨詢電話47個(其中人才辦16個、人社局15個、住建局16個);同時,各區、縣(市)人社局均明確接聽人才咨詢電話AB崗,配備或計劃配備具有語音留言功能的電話,6個區、縣(市)已將人才咨詢電話接入所在地綜合咨詢受理平臺。此外,在市人才認定系統網頁新增2個市級人才專線咨詢電話。
3.持續加大數字賦能。依托技術手段,繼續探索建立完善“杭幫彩”人才服務機制,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高“人才杭州”小程序和人才服務熱線的知曉度,通過機器智能解答和人工解答兩條途徑,為人才提供24小時服務。對個性化問題進一步加強部門間協同和內部流轉分辦,做到一端受理、分工負責、集成輸出。
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