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佐木明希解禁jufd738_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_性欧美黑人_丝瓜茄子绿巨人秋葵榴莲污 - 男女进出抽搐高潮动态图

浙江省商務廳關于加快商務信用建設應用的通知 浙商務發〔2019〕61號
2019-05-28

浙江省商務廳關于加快商務信用建設應用的通知
浙商務發〔2019〕61號

各市商務局,廳機關各處(室)、廳屬各單位:
為加快商務信用建設應用,提升行業治理現代化水平,著力營造“人人都上信用網、事事都查信用分”的良好信用環境,現就全省商務領域信用建設和應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抓好行業信用平臺建設應用
浙江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是省廳打造的全省統一的行業信用平臺,平臺網址:xy.zcom.gov.cn,為全省600萬家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建立了信用檔案,數據覆蓋浙江在冊企業80%以上,涉及國民經濟行業18個門類、90個大類,380個中類,850多個小類,整合信用信息條數3500萬,其中失信被執行企業2萬家,活躍網站4萬家,網店數量400萬家,獨立電商5千家,電商商品條數1.7億,數據量在全國同類平臺中處于領先地位。為支撐商務基礎業務工作,平臺定期整合信用中國、信用浙江等數據,并開發了企業信用信息查詢、定制化目標企業信用監測、預付卡發卡企業信用公示等功能,后期將依托政務釘釘,定點定向推送行業主體失信信息,各地和各業務部門要結合實際,抓好相應功能使用。同時,要合力做好平臺的宣傳推廣工作,借助“誠信宣傳月”、大型展會等活動,積極向社會搞好推介,逐步提高平臺的覆蓋面和知名度。要高度重視平臺的協同應用工作,圍繞業務系統信息化改造升級,推動信用平臺與業務監管系統的深度融合,在底層搞好業務數據、信用數據的互聯互通,著力構建業務與信用互為補充、互為支撐的新型監管體系。
二、抓好信用結果在行政管理領域應用
要依據《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條例》和商務部等多部門簽訂的聯合懲戒備忘錄等要求,加大信用結果在行政管理領域的應用,逐步帶動和形成信用治理的閉環。一是加強日常性應用。各級在日常監管、行政許可、資質等級評定、政府采購、政府投資項目招標投標、資金扶持、公共資源交易、進出口管理、定期檢驗、國家工作人員招錄、表彰獎勵等工作中,應當依法查詢信息主體的信用檔案,并將信用結果作為相關事項的參考。目前,省廳正在推進信用結果在權力事項平臺應用工作,完成后,各級將會在省政府權力運行系統中直接獲取辦事對象的信用狀況。二是加強對守信行為的激勵。各級可以按照國家規定,對各類守信紅名單,在實施行政許可、財政性資金和項目支持、公共資源交易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激勵。同時,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結合實際研究探索符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的激勵措施,不斷營造誠實守信良好氛圍。三是加強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對有不良信用信息的主體,各級可以依法在實施行政許可等工作中,將其列為重點審查對象,或在行政管理中,取消已享受的行政便利措施,列為日常監督檢查重點對象,加強現場檢查,督促其糾正違法失信行為。對有嚴重失信行為的企業,各級可以依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采取限制其參加政府采購、政府投資項目招標投標,及國有土地招標、拍賣、掛牌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限制其享受財政資金補助等政策扶持,限制參加國家機關組織的各類表彰獎勵活動,撤銷相關榮譽稱號等措施,提高相關主體違法失信成本。
三、積極推動公共信用信息在市場領域應用
商務主管部門既是實施對外開放戰略的綜合經濟部門,又是國內貿易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促進行業內各類主體創新發展、規范行業營商環境是商務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能。各級要強化服務意識,及時公開公示相關公共信用信息,積極推動信用結果在各類市場主體之間的應用。要加強市場化信用信息的歸集,推動各地(各單位)建設的市場化信用平臺、行業協會平臺與浙江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不斷擴大公眾服務平臺信用數據來源,為政府監管應用打好基礎。要積極拓展公共信用信息的應用范圍,加強相關協調對接,鼓勵金融機構、電商平臺、大型流通節點企業等各類主體,在交易風險防控和供應鏈管理中加強信用信息應用,不斷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良好氛圍。
四、把握有關要求
一是依法實施。信用應用涉及相關法律和個人隱私、商業秘密保護,要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開展工作,自覺克服自由裁量、變向干擾、標準不一等問題,嚴禁干擾市場公平競爭,真正發揮好信用作用。二是及時溝通。要加強對信用應用情況的掌握,工作中產生的典型信用應用案例,請及時搞好收集,并報送省廳商貿運行處,省廳將多渠道開展共享,提升信用應用的效果。三是強化考核。建立完善商務信用建設應用工作的指標體系、工作體系、評價體系,督促各級抓好工作貫徹落實,真正讓信用信息查詢、信用結果應用變成日常管理的常態。省廳已將商務信用建設應用納入全省商務系統目標責任制考核,請各地認真執行。
有關要求,自2019年7月10日起施行。

附件:商務信用建設應用目標及考核體系表

浙江省商務廳
2019年5月28日

附件

商務信用建設應用目標及考核體系表

序號

工 作 內 容

具 體 要 求

完成時限

責任單位

1

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的推廣應用

縣(市、區)以上商務主管部門在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開設的賬號100%全覆蓋。

2019年年底前完成

各級商務主管部門牽頭,省廳商貿運行處搞好保障

2

行業領域企業在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的認領率每年提升5%

持續推動

設區市商務主管部門

3

各地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年均查詢數量不低于10萬。

持續推動

設區市商務主管部門

4

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與相關業務系統的融合對接率每年提升20%

持續推動

設區市商務主管部門,各業務系統建設處(室)

5

信用在行政管理領域應用

商務主管部門權力事項中的信用信息應用100%全覆蓋。

2020年底

省廳商貿運行處

6

專項資金分配中的信用信息查詢應用率達到100%,做到應查盡查。

2019年底

省廳各處(室)、各級商務主管部門

7

政府采購中的信用信息查詢應用率達到100%,做到應查盡查。

2019年底

省廳各處(室)、各級商務主管部門

8

資質等級評定中的信用信息查詢應用率達到100%,做到應查盡查。

2019年底

省廳各處(室)、各級商務主管部門

9

進出口管理中的信用信息查詢應用率達到100%,做到應查盡查。

2019年底

省廳各處(室)、各級商務主管部門

10

表彰獎勵活動中的信用信息查詢應用率達到100%,做到應查盡查。

2019年底

省廳各處(室)、各級商務主管部門

11

在市場領域應用

各地搞好市場化平臺與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對接,實現大型平臺性企業100%聯通。

持續推動

設區市商務主管部門

12

推動各地行業協會平臺與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搞好對接。

持續推動

設區市商務主管部門

13

依據法規要求,各地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事項公示公開率達到100%

持續推動

設區市商務主管部門、省廳各處(室)

14

制度保障

加大行業領域黑紅名單制度落實,依據法律法規搞好黑紅名單主體認定,并及時歸集報送有關情況。

持續推動

各級商務主管部門,省廳各處(室)

15

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出臺黑紅名單制度措施。

持續推動

各級商務主管部門

16

加強聯合激勵懲戒機制建設,本地政府部門之間及時共享產生的黑紅名單信息,并依法落實相應措施。

持續推動

各級商務主管部門

17

抓好誠信宣傳月活動開展,舉辦活動場次、內容達到商務部要求,本地誠信營商環境逐步改善。

持續推動

各級商務主管部門

18

每年報送信用應用的典型案例不少于5個。

持續推動

各市商務主管部門

 


關閉
掃描微信二維碼添加朋友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