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佐木明希解禁jufd738_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_性欧美黑人_丝瓜茄子绿巨人秋葵榴莲污 - 男女进出抽搐高潮动态图

當前位置
首頁 > 今日前沿
關于公開征求《關于做好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及備案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2019-01-23
根據我省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管理的相關規定,現將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及備案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如有修改意見或建議,請于2019年1月31日前通過電子郵件、傳真、信函等形式反饋至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人才開發和市場處。
電子郵箱:zjrcc@163.com;
電話(傳真):0571-87053138; 
聯系地址:杭州市西湖區省府路8號省行政中心2號樓;
郵編:310025。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9年1月23日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及備案有關工作的通知
(征求意見稿)

各市、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認真貫徹落實《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進一步激發人力資源市場主體活力,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促進我省人力資源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現結合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做好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及備案有關工作,提出以下意見請參照執行。
一、依法規范實施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
《條例》規定,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的,應當依法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許可,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職業中介活動是指為用人單位招用人員和勞動者求職提供中介服務以及其他相關服務的活動,包括為勞動者介紹用人單位、為用人單位推薦勞動者、為用人單位和個人提供職業介紹信息服務、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事互聯網人力資源信息服務、組織開展現場招聘會、開展網絡招聘、開展高級人才尋訪服務等。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對本地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基本情況、業務范圍、許可證發放使用等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及時更新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檔案和臺賬,建立與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的定期信息推送和信息共享工作機制,為依法規范實施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夯實基礎。要將行政許可的依據、程序、期限、條件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申請書示范文本和監督電話等在行政許可受理窗口和本部門網站等政務服務平臺上進行公示告知,并提供申請表格的免費下載服務。要簡化優化許可工作流程,科學細化量化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受理、審核、決定、送達、公告等各環節工作標準,完善適用規則,嚴格辦理時限,及時依法辦結。對《條例》實施前已經依法取得的許可證業務范圍里包含職業中介服務的機構、符合許可條件的,要及時為其更新換發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不得變相重新審批。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統一印制并免費發放。
二、做好人力資源服務備案管理工作
《條例》規定,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的收集和發布、就業和創業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咨詢、人力資源測評、人力資源培訓、承接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等人力資源服務業務的,應當自開展業務之日起15日內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研究制定備案工作的程序和辦法,明確備案的事項內容、途徑方式、需要提交的材料、時限要求等。備案事項主要包括機構名稱、類型、法定代表人基本情況、營業地址、出資總額、投資人姓名或者名稱及出資額、業務范圍等。要將行政備案的事項、依據、程序、期限以及需要報送的全部材料目錄和相關示范文本等在服務窗口和本部門網站等政務服務平臺上公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以通過當面提交、信函、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報送行政備案材料,并對其報送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報送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予以備案并出具書面回執。要及時對備案材料進行統計、存檔和核查,建立備案資料分類管理臺賬,需要與其他行政機關互通共享的,應及時信息共享;需要向社會公開相關信息內容的,要及時向社會公開;涉及行政相對人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應嚴格保密。要建立健全監督制度,根據備案及核查情況開展后續監督管理工作。為方便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也可以在申請行政許可時,一并辦理備案事宜。
三、建立完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條例》規定,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交經營情況年度報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以依法公示或者引導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依法公示年度報告的有關內容。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按照《條例》規定,建立完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年度報告公示制度,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切實履行依法報告和公開生產經營活動中有關信息數據的法定義務,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強化信用約束。年度報告包括行政許可和備案事項、注冊資本實繳情況、經營活動情況、財務情況等內容。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名稱、營業地址、法定代表人、服務范圍、聯系方式、設立分支機構、網站網址以及行政許可和備案及其變更、延續情況、行政處罰等年度報告有關內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在門戶網站上統一公示,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依托人力資源市場管理信息平臺,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按要求自行公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對其報送和公示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對于機構從業人數、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納稅總額等信息,各機構可自行選擇是否向社會公示。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等涉密信息,或其他確實暫不宜公開的信息,不進行公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要依法開展抽查或者根據舉報核查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年度報告及公示信息,對未按規定報送年度報告、未依法履行信息公示義務以及存在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等行為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依法作出相應處理。
四、積極推進行政許可及備案工作便民化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切實貫徹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精神,加強指導和服務,為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依法取得行政許可和進行行政備案提供便利條件。要按照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要求,全面梳理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和備案工作流程,大力優化前臺服務流程、后臺管理流程和業務控制流程,進一步提升審批和備案工作效能。積極推行多種途徑辦理審批和備案,有條件的地方要實現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和備案事項全程網上辦理,已在窗口辦理的,不得要求機構補填網上流程。要積極推行行政許可及備案標準化工作,按照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的要求,編制標準化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請、最多跑一次,構建和完善形式直觀、易懂易操作的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流程圖(表),實現網上可查、電話可詢,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行許可和備案提供清晰指引。要加快推進與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政務信息聯通共用,在辦理行政許可和備案過程中,能夠通過信息共享獲得的信息不得要求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重復提供。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采取受理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主動申請、結合開展2018年年度報告公示工作換發、許可證有效期到期換發等方式,于2019年12月31日前,積極穩妥完成已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許可證換發及許可事項簡化為備案事項等工作。要加強經辦人員配備和業務培訓,既確保在規定的時限內及時辦結,又保證審批備案服務質量。
五、關于行政許可和備案的補充要求
(一)申請人力資源服務許可時,應具備以下條件:
1.有開展業務必備的固定場所、辦公設施和一定數額的開辦資金;
2.有3名以上具備相應職業資格的專職工作人員;
具備相應職業資格是指:取得人力資源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人力資源相關專業畢業證書、參加人力資源市場主管部門和設區市以上人力資源服務協會組織的從業人員培訓并取得培訓合格證等情況,皆視同為滿足該條件。
3.中外合資或外商獨資中介機構,中方和外方出資者應當是從事3年以上職業中介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
(二)申請人力資源服務許可時,應提交以下材料:
1.《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許可(備案)申請表》原件一份;
2.辦公及服務場所產權或使用權證明復印件一份;
3.從業人員的勞動合同、身份證明、職業資格復印件一份;
4.營業執照及法定代表(負責)人身份證或受委托人身份證、委托書等復印件一份。
(三)申請人力資源服務備案時,應提交以下材料:
1.《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許可(備案)申請表》原件一份;
2.營業執照及法定代表(負責)人身份證或受委托人身份證、委托書等復印件一份。
設立非獨立法人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的,實行備案管理,應提供《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原件、復印件各一份。
(四)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事項
1.各市人力社保局要通過組織學習和培訓,準確掌握許可、備案的規定和辦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要明確一個職能處室(單位)負責和管理,確保行政許可和備案管理工作穩步實施。
2.單位同時申請行政許可和行政備案的,相同的材料僅需提供一次,并提供原件用于核查,復印件需申請人簽名或加蓋單位公章。
3.受理機構應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辦理完畢。在作出決定后3個工作日內,根據申請人選擇的送達方式,送達行政許可決定文書和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行政備案書面回執。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原則上5年換發一次。
4.對《條例》施行前,已開展人力資源服務的單位,幫助其做好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和備案的申請工作,換發《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對《條例》施行后,新申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及人力資源服務業務的機構,要指導其具備基本條件、完備申報材料,為其依法取得行政許可和進行備案提供服務。
5.對正在申請行政許可但暫未達到條件的現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指導其創造條件依法取得行政許可;對確實無法達到從事職業中介活動的經營條件,不能取得行政許可的現有服務機構,監督其不得經營新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務,指導其和取得行政許可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合作等措施,妥善處置。
6.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生改變名稱、經營場所、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等情形,應當自工商變更登記之日起15日內,書面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
各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門在行政許可和備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疑難問題請及時報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人才開發和市場處。
該通知自2019年  月  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9年1月  日


關閉
掃描微信二維碼添加朋友關閉